EMC易倍·(中国)官方网站

产品中心

新闻资讯

更多
电话:400-123-4567
传真:+86-123-4567
邮箱: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

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EMC体育 EMC易倍体育春节回家你给爸妈带点啥?

浏览次数:917 发布时间:2023-08-27 15:18:52

  每逢佳节倍思亲,无论是哪个年代的人,都逃不过“思乡”的情。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九,很多人已经回到了家中或者正在回家的路上,拎大包小包年货,准备到家送爸妈成了每年春运回家路上的一道独特风景。那么几十年来,中国年货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?今年回家过年,你准备给爸妈带点什么呢?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进行了一个关于年货的大调查。

  年货的变迁也记录着中国人几十年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变化。回顾起上世纪70年代自己回家过年的场景,1957年出生的梁先生格外兴奋。他说,20多岁的他刚上班,赚了点钱,春节时带着对象回老家。因为那时候俗规定要带四种礼物,所以他们就买了2斤槽子糕、2瓶高粱酒、2瓶罐头、2斤糖块。其中槽子糕五毛一斤,高粱烧1块8毛7一瓶,罐头1块一瓶,糖块8毛一斤,一共花了8块3毛四。之所以记得真么清楚,因为在那个年代,这可是不少的一笔花销。

  “上世纪80年代回家过年可比上世纪70年代好多了。”今年四十多岁的王女士说,第一次带丈夫回家过年看望父母,拿的是“四季糕点”果匣子。当时是纸盒加塑料盖。当然价格也贵了,两块五一盒。这时的高粱酒也有档次了,不仅有了品牌还有了包装盒,当时流行的白酒有西凤酒、杏花村、杜康酒等,价格在10元/瓶左右。王女士回家过年买了2盒点心、2瓶酒、1条香烟,大约花了60元。

  “上世纪80年代和上世纪90年代变化可大了,人们兜里的钱也多了,宽裕多了,回家看父母买的东西也多了。”王女士接着说,上世纪90年代他们回家的时候,从楼下的批发部购买了一箱24瓶的啤酒,花了35元。饮料也是成箱的,高档一点的是易拉罐饮料。

  EMC体育 EMC易倍体育

  最让人值得高兴的是那时候人们已经有“营养品”的概念了,大家不送糕点匣子了,开始送麦乳精、奶粉了。之后,还出现了礼品套装,有的麦乳精里面还配送勺子和杯子。

  2000年以后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送礼的档次提高了,老讲究越来越少,新理念越来越多。刘先生说,过去崇尚大鱼大肉,现在崇尚绿色天然。以他家为例,销售海鲜的弟弟往年回家的时候,都带4大箱子海鲜,一箱是黄花鱼、一箱子鱿鱼、一箱子大虾、一箱子是刀鱼,而2000年以后就一个10公斤的小箱子,里面8只大鲍鱼、4只飞蟹、10只纯野生大虾,2009年以后干脆带回一张购物卡,让父母到超市随便买。

  忙碌了一年,在城市中辛苦打拼一年,带着慢慢的思念,带着行囊,又踏上了回家的旅程。今年过年回家,你带什么礼物呢?来听听他们的心声。

  在武汉奋斗了十三年,父母住在农村海拔两千多米的山上,条件比较艰苦。平时又帮不上忙,想想心里也觉得挺不舒服的。今年新买了车,准备开车带年货回家,周明说:妈妈的身体不太好,准备在城里给她买点膏药带回去。还有家里的房子也旧了,今年回家给家里重新修房子,让父母住得安心、安全一些。

  欧阳和妻子平时的工作都比较忙,每年回家一般都是给父母钱。但就是在不久前,岳父母在家洗澡的时候,由于燃气热水器年久失修发生漏气,岳父母煤气中毒住院了。“这件事对我触动非常大。”欧阳说感觉到自己对老人的关心太少,今年春节他和妻子给岳父母买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,而且请工人上门安装好。

  “我十七岁就来到城里打工,现在的工作也不是很好,但是没有办法。”八年前,田先生因为跟父亲吵架赌气来到城里打工,现在是一名窗帘安装工人。去年就想给家里买一辆摩托车,但是直到现在最近两个月的工资也没有发下来,他很懊恼的说:“看来今年买摩托车又不行了,只能给爸妈带点特产食品回去了,算一点心意。”

  孔岑丹今年回家带的东西很特别,是一只刚刚当上妈妈的母猫。因为需要特别的照顾,岑丹决定春节把猫妈妈带回家。

  “以前才工作的时候销售业绩不好,第一年回家什么都没有带。感觉走在大街上,看到亲戚朋友心里非常的不安。后来通过努力,给爸爸买了一部新手机,每年还给读书的哥哥寄钱。”小邓说到这很自豪的笑了,今年他会给父母带回一个惊喜“未来的儿媳妇”,带女友回家过年。

  俗话说:“有钱没钱,回家过年。”过年,是大多数中国人年末期待的“大事”。春节回趟家路费、给父母买礼物、给晚辈压岁钱,春节回家究竟要花费多少呢?

  在一项调查中,有五成受访者表示,回家的预算已经达5000元到10000元,甚至还有3万多元的。四成人表示,回家的花销已经成为“团圆的负担”。

  参与这次抽样调查的有白领、农民工、公务员以及其他行业的人员,月收入一两千到过万不等。这些人里九成是青壮年。

  回乡是一定要花钱的。在回家预算中,不仅要支付往返的路费,有的人还要备年货送亲友、给父母生活费、给小辈压岁钱。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过年预算已经达到了5000元至10000元,预算达1.5万元以上的人也不少。其中,最高的达到了3.3万元。

  这些预算里,孝敬父母的钱最多;其次是给亲戚朋友买礼物以及过年送礼的;路费花费多的人也不少,这些人老家大多数是离京较远的“热门城市”,因回家买票难,只能选择全价的机票和贵价高铁票。

 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,过年回家是一种传统文化,已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,“过年回家的成本,不能简单地用钱来衡量,”很多在北京打工的外地务工人员,会在回老家过年时,给父母高于自己工资几倍的金钱,这主要是体现一种孝道,希望在老家的父母能过得更好。”

  春节回家有许多愁,其中之一便是,如何给爸妈挑到称心如意又有创意的春节礼物?想不落俗套有创意有实用,随着科技的发展,为家里的老人送科技产品,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。这里,高速广播就推荐几款适合老年人的高科技产品。

  人年纪大了,眼睛往往最先变得不好使,看报纸看电视要戴老花镜,平时又要摘下来很麻烦。电子变焦眼镜就能解决这个烦恼,他能够根据戴镜人视物的远近,随时调整镜片的聚焦点。家里的有老花眼的爸爸妈妈,大家可以考虑买来送给他们。

  防暴手杖,不仅帮助老人行走,还可在老人遇到歹徒袭击时,放出高压电流击昏歹徒,以保障老人的安全。有了防暴手杖,再也不用担心爸妈独自出门遇到坏人啦。

  常年不在爸妈身边,可以帮他们“请”一个电子保姆哇!电子保姆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紧急呼叫协助、摔倒检测、定时提醒和辅助定位等多项服务。老年人独居或独自外出时,若发生紧急状况,即可通过电子保姆发出求救信号,及时联系到家人或120。

  有的爸妈都容易贪杯。免醉酒杯这时就很有用了,再烈性的酒斟入酒杯后,都会与杯中表层的某些化学物质发生作用,最后使烈酒变得柔和,老人饮酒后不会昏醉。不过,最好还是让爸妈少喝点。

  老人腿脚不利索,经不住磕碰撞,要是有个高血压就更怕撞了。膨胀式的老人防撞服正是为这样的爸妈研制的。如果老人因血压升高、头晕眼花,突然摔倒,穿上这种服装,能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伤害。

  如果你有一个爱美的老妈,可以考虑买一面减皱镜子。减皱镜子会隐去脸部皱纹,看上去至少比本人年轻10岁。尽管这种镜子提供的是“虚假信息”吧,但却有助于老太太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,让妈妈们对生活继续充满信心。

  过年回家,孩子们给父母精心准备各种礼物、年货,但是在父母心中,究竟什么才是最好的礼物,最能尽到孝心呢?

  高速广播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十多名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在问到新年他们最希望孩子给自己带什么礼物时,父母们的答案几乎都是一样的:不需要什么礼物,孩子能回家就行,孩子过得好自己就高兴。

  听了爸妈们这样的回答,我们想起了最近在网上很热的一道“亲情计算题”:假如父母再活30年,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,每次5天,减去应酬、吃饭、睡觉等时间,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概只有约24小时,30年总共才720小时,差不多一个月。这样的答案让人感觉残酷,又让很多人汗颜。

  春节,还有除了春节之外的日子,尽可能多回家,在家的日子放下手机,多踏踏实实陪陪父母,这才是他们最想要的礼物。